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(记者魏玉坤)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副司长蔡平在新华社8日推出的“中国经济圆桌会”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,随着全岛封关运作的深入推进,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影响将不断显现。总体看按月配资,会有“三变”“三不变”。
蔡平表示,全岛封关指的是将海南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,实施以“‘一线’放开、‘二线’管住、岛内自由”为基本特征的政策制度。其中,“一线”就是对关外,封关后将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;“二线”就是对内地,针对“一线”放开的内容,实施精准管理,保障内地市场秩序。
据介绍,全岛封关运作后,将带来三个“变化”:
一是企业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。“零关税”商品范围将大幅增加,货物进出口管理将进一步放宽,企业进口成本降低,将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。
二是人们工作生活将更加便利多元。个人可以购买到更多丰富的免税品,也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交流合作。
三是政府管理服务将更加精准高效。“一线”管理环节大幅减少,“二线”借助智能化手段精准施策,整体管理服务效率将显著提升。
蔡平表示,全岛封关运作,也会有三个“不变”:
一是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不会变。封关不是封岛,而是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迈进,打造开放层次更高、营商环境更优、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。
二是与内地的便捷往来不会变。人员进出将按现行规定管理,不需要办理额外证件。对需要监管的货物,也将采取多种便利化举措。
三是坚守安全的底线不会变。封关政策实施过程中,将始终坚持同步防范重大风险,确保海南自贸港建设方向正确、健康发展。
“全岛封关运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。”蔡平说,要做好“内”与“外”的衔接,既保持海南与内地的紧密联系按月配资,又加强与国际的联通。做好“放”与“管”的衔接,在“‘一线’放开”的同时,通过“‘二线’管住”筑牢风险防线。做好“前”与“后”的衔接,统筹考虑封关前后的政策差异,提前明确过渡安排,确保政策切换平稳有序、各项工作无缝对接。
永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